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怎么饮食预防儿童扁平足方法呢?
一位病人向医生诉说,每当站立或行走时间超过1小时后,就感到两小腿及足部酸胀,并有轻度腰痛。在水泥路或石板路上行走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医生开始考虑是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骨盆牵引、配戴腰围、骶管封闭等,但效果不好。后来作CT和MRI检查,发现病人腰椎并无问题,纠缠病人多时的腰腿痛竟是因平底足引起的。
人的每一只脚除了足趾外,脚掌共有12块小骨,统称为附骨。它们由韧带、肌肉联结在一起,形成足弓。足弓像一座前宽后窄的微型拱桥,宽的一头有两个主要支撑点,分别在拇趾和小趾的后方;窄的一头支撑点是足跟。所以正常人站立时,并不是完全“脚踏实地”,在足的内侧缘与地面之间可插入一个手指;赤脚走过布满尘土的地上留下的清晰足印,内侧总有一个半月形的缺损。“拱桥”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身体的重量传递到足弓后,按一定比例分配到三个支撑点,同时发生轻微的变形,吸收震荡,保护脑、脊髓和胸、腹腔的器官。在高低不平的地面行走,三点可以维持身体的重心平稳。向上凹陷的足弓穹窿能够“抓”住地面,利于行走。
足弓塌陷即称为扁平足。正常人体重经腰椎向下传至两下肢,直到双足。扁平足可使这种负重力线发生变化,步态沉重缺乏弹性,从而加重腰椎的负担。时间久了,可造成腰肌劳损、韧带弹性降低、腰椎骨质增生等病理性改变,引起或加重腰腿疼痛症状。双足由于缺乏弹性,长时间站立、行走后容易酸胀、疲劳,有时甚至发生水肿,弹跳和负重能力也差。塌陷的足弓还可能压迫血管神经,使足底麻木、疼痛、怕冷。年纪大了,又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骨质增生,使关节间隙狭窄,更加重足痛,影响站立、行走。此外,扁平足也可以使髋关节和膝关节负重增大,受到损伤,发生腿痛症状。因此,在对腰痛患者进行腰部检查的同时,不要忘了脚上的毛病也可能是诱发原因。如腰痛确为扁平足所引起,除按一般腰痛进行休息、牵引、理疗、推拿、封闭等治疗外,要注意解决扁平足的问题。
发生扁平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先天因素,如父母患有扁平足,他们的孩子发生扁平足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其次是后天因素。发育中的儿童如果营养不足,休息不够,站立行走超过限度,可能使本来不够成熟、坚强的肌肉、韧带发生劳损,支持不住足弓,渐渐塌陷,最终形成扁平足。此外,小儿麻痹症也可使小腿部分肌肉瘫痪或外伤,造成扁平足。
预防扁平足,应保证儿童有充足的营养。避免过久站立、行走,尤其是负重行走过多。疲劳后要及时休息,用热水泡脚,帮助恢复。选购鞋子要注意宽松、合脚,鞋底不滑,鞋尖不窄,鞋跟宽而不高,鞋帮松软,鞋腰稍窄。
对于家族中有扁平足病人的儿童,或有早期扁平足症状的儿童,要加强锻炼足部肌肉。每日练习作足底外缘着地行走2~3次,每次5分钟。如能在沙堆上锻炼最好。也可在每日洗澡时,在水中放一些鹅卵石、小玩具之类,让儿童用足趾反复“抓起”放下,或在临睡前仰卧床上用足趾“抓”被单、衣物。
早期扁平足患儿经医生诊视,可穿平足矫正鞋。症状严重的由医生在 下手法矫正,用石膏固定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功能锻炼。特别严重的,到年龄稍大后再行手术治疗。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