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库 > 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时间: 2016-09-21 13:46:44 来源: 编辑: wangchenbai

  我们都认为骨质疏松是因为我们身体内的钙不足造成的,所以很多人觉得只要我大量的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了其实这种认知并不是特别的正确,我们今天就专门请来了专家,来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一下人们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所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 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辩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当我们换了骨质疏松以后应该要到医院接受诊治,而不是自己私自补钙,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做一些无用功,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如果真的想要帮助自己对这种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那么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避免自己胡乱补钙,还要确定自己的患病原因,避免乱用药物,希望正在被这种疾病所折磨的人群可以对这些进行了解,以便避免走入治疗的误区。

我要点评 ( 0人评论)
67岁老年妇女严重骨质疏松症,输
骨质疏松有好的治 老年人骨质疏松要
骨质疏松如何治疗比较好呀 骨质疏松患者在平时要注意什么 骨质疏松怎么调理身体

热门标签

  • 24小时健康热播
  • 一周健康热点

骨质疏松专家

普通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

黄晓明 副主任医师

在线提问

普通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

朱卫国 主治医师

在线提问

普通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

焦洋 主治医师

在线提问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最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