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叮咬而传播的急性热带疾病,病原体为登革热病毒。登革病毒可以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两种不同的疾病。出现登革热的死亡率较低,而如果出现登革出血热后如不及时治疗就会造成死亡。所以为了你的健康,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是需要大家了解登革热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登革出血热的症状
1、发热期 本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头痛、呕吐、腹泻等。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以上,也有起病较慢而有2~4日的前驱症状如低热,头痛,恶心、厌食等。颜面潮红,咽部充血伴干咳。瘀点出现于第2~3病日,常见于面部前额或四肢远端,斑丘疹少见。束臂试验在瘀点出现前即呈阳性。可伴有严重腹痛及腹部有压痛。
2、休克期 严重患者常突然出现休克,常发生于第4病日(2~5病日),持续12~24小时。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厥冷、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细弱,部分病人出现胃肠道大出血,皮肤大片瘀斑等,偶有昏迷。少数病人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脑水肿、颅内出血等。
2、恢复期 经及时抢救,患者可于休克、出血控制后1~2天好转,恢复迅速而完全,无软弱或抑郁现象。偶有心动过缓、过早搏动等。
登革出血热的治疗
1.降低体温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2.补液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降低颅内压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登革出血热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多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而致人死亡的疾病之一,所以在生活中,发现自己患上这种疾病后,一定要积极的接受治疗。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