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头疼,眼睛不舒服之类的话,尤其是在一些上班族的嘴里面这些话是经常能听到的,还有一些中老年朋友经常会说自己头痛。很多人不在意自己头痛,每次感觉头部不舒服的时候经常会用手按摩头部或者是轻锤头部,这样做确实可以缓解头痛,但是这样做并不是最正确的方法,每次头痛的时候患者应该去医院咨询医生,尤其是特别严重的头痛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要不然是特别容易脑膜瘤的。
(一)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
【定义】矢状窦旁脑膜瘤蒂部的粘连部位在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脑膜瘤的基底粘连部位在大脑镰,按照肿瘤的起源部位分为矢状窦前、中、后1/3脑膜瘤。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局灶症状,包括精神症状、运动和感觉异常、癫痫发作,后1/3者有枕叶症状如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
(2)颅内高压的症状;
(3)局部颅骨骨性隆起。
2辅助检查
(1)参见脑膜瘤的辅助检查;
(2)DSA:主要了解胼周动脉、胼缘动脉和桥静脉有无受压移位,上矢状窦是否通畅,有无侧支回流静脉。
【鉴别诊断】参见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肿瘤位于前1/3矢状窦,必要时可以结扎并切断上矢状窦;肿瘤位于中、后1/3上矢状窦旁,术中勿损伤上矢状窦,窦内尚未完全堵塞者,宁可保留部分瘤组织,也不能结扎矢状窦。只有在造影显示上矢状窦完全闭塞的情况下才可结扎切断。术中尤其应保护中央静脉。
(二)大脑凸面脑膜瘤
【定义】脑膜瘤起源于大脑半球表面的脑膜,向脑表面压迫性生长,肿瘤基底部与颅底硬膜或静脉窦无关的脑膜瘤。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颅内高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 水肿等;
(2)局部症状:癫痫、运动、感觉障碍、精神障碍、失语和视觉障碍
(3)查体主要了解视神经 有无水肿或萎缩。
2辅助检查
(1)参见脑膜瘤的辅助检查。
(2)DSA:主要了解供血动脉的来源、血运情况、引流静脉情况,对主要供血为脑膜中动脉者,术前可行该动脉和肿瘤血管栓塞。
【鉴别诊断】参见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大多疗效较好。术后处理要点:
(1)防止继发血肿或水肿;
(2)抗癫痫治疗、抗炎治疗;
(3)对已经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者,应早期进行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失用性僵直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蝶骨嵴脑膜瘤
【定义】脑膜瘤起源于蝶骨嵴表面的脑膜,按照其基底部粘连部位分为三种:蝶骨嵴内1/3(床突型)、蝶骨嵴中1/3(小翼型)、蝶骨嵴外1/3(大翼型),形态上有球形和片状生长。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床突型脑膜瘤的临床表现:①肿瘤压迫同侧视神经、眶上裂和海绵窦内的脑神经、颞叶内侧的嗅脑、大脑脚等,产生相应的症状如视力下降或完全丧 失、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偏盲、Foster?Kennedy综合征表现;②幻嗅、幻味及其他颞叶癫痫的表现;③嗅觉丧失、偏瘫、失语及精神障碍;④垂体功 能低下表现;⑤眼眶组织充血,突眼。
(2)小翼型、大翼型脑膜瘤的临床表现: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②局灶症状:偏盲、癫痫发作、嗅觉丧失、面瘫、失语、智力下降。
(3)蝶骨嵴片状脑膜瘤的临床表现:①女性多见;②局部颅骨增生,颞部隆起;③病程长,缓慢进行性单侧突眼和眼睑肿胀;④视力下降或丧失;⑤复视,眼球运动障碍;⑥癫痫、嗅觉减退、智力减退;⑦颅内高压症状出现较晚。
2辅助检查
(1)参见脑膜瘤的辅助检查;
(2)头颅平片:可见局部骨质破坏或增生,钙化,骨质稀疏,颅底骨缝、骨孔增生或变得狭小。
【鉴别诊断】参见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1球状脑膜瘤需手术切除;
2片状脑膜瘤不急于手术,当合并颅内高压症状时有手术指征。但突眼症状难以改善或术后加重;
3多采用翼点为中心的额颞入路,术中注意保护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动脉交通支、视神经、视交叉及海绵窦内的脑神经。
(四)嗅沟和前颅窝底脑膜瘤
【定义】肿瘤与硬脑膜的粘连部位在前颅窝底,嗅沟脑膜瘤自筛板及其后方的硬膜长出;前颅窝底脑膜瘤自筛板外侧的眶顶处的硬膜长出。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嗅觉丧失,但早期不易发现;
(2)颅内压增高症状;
(3)视力下降、视神经萎缩或视 水肿、Foster?Kennedy综合征;
(4)额叶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如抑郁、兴奋、欣快感、缄默等。
2辅助检查
(1)参见脑膜瘤的辅助检查;
(2)头颅平片:筛板向下移位的表现。
【鉴别诊断】参见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大多能手术切除,但要注意保护大脑前动脉及鞍区的神经和血管,防治脑脊液鼻漏和感染。
(五)鞍结节脑膜瘤和鞍膈脑膜瘤
【定义】起源于鞍结节或鞍膈硬膜的脑膜瘤。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2)垂体功能低下表现;
(3)尿崩症、嗜睡、眼肌麻痹、癫痫、偏瘫、脑积水和颅内高压症状。
2辅助检查
(1)参见脑膜瘤的辅助检查;
(2)颅骨平片:前床突骨质吸收、蝶骨平面不平或隆起。
【鉴别诊断】主要与鞍区其他肿瘤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等鉴别。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肿瘤和视神经减压,同时防止出现脑脊液漏。
(六)颅中窝脑膜瘤和鞍旁脑膜瘤
【定义】按照肿瘤于脑膜粘连部位分为四种:鞍旁脑膜瘤、眶上裂脑膜瘤、岩尖脑膜瘤和颅中窝外侧脑膜瘤;前三种也合称为鞍旁脑膜瘤。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鞍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与床突型脑膜瘤相似,眶上裂脑膜瘤症状与小翼型脑膜瘤相似;
(2)岩尖脑膜瘤常有患侧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疼痛和感觉减退;眼肌麻痹、眼睑下垂、突眼、听力下降、耳鸣、小脑和脑干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
(3)颅中窝外侧脑膜瘤:缺乏局灶症状。
2辅助检查
(1)参见脑膜瘤的辅助检查;
(2)电测听和听觉诱发电位。
【鉴别诊断】需要与三叉神经鞘瘤、听神经鞘瘤、垂体腺瘤、生殖细胞肿瘤、脊索瘤等鉴别。
【治疗原则】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应手术切除;肿瘤侵袭海绵窦者,手术全切除的机会较小。
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面对的压力非常大,大脑时刻都在运转着,有时候因为过度劳累和加班的情况下是非常容易引起脑部不舒服的,这时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